2021年是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黨一百年,“百年風華,艱苦卓絕”,和建科技微信公眾號推出“紅色印記,歲月留聲”黨員朗讀特別板塊,用聲音講述革命故事,用行動傳承紅色信仰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獻禮中國共產(chǎn)黨百年華誕。
湖南省醴陵市烈士陵園內,左權將軍紀念碑高高聳立,格外莊嚴肅穆,前來緬懷左權將軍的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。
1905年,左權出生在湖南省醴陵縣(今醴陵市)的一個農民家庭,1924年入黃埔軍校一期學習,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后在黃埔軍校教導團任排長、連長,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。1925年12月赴蘇聯(lián)學習,先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,后轉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,1930年回國后到中央蘇區(qū)工作。
1934年10月,左權參加長征,參與了指揮強渡大渡河、攻打臘子口等戰(zhàn)斗。1936年,左權擔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,率部西征并參與指揮山城堡戰(zhàn)役。
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他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、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,后兼任八路軍第二總隊司令員,協(xié)助朱德、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,粉碎日偽軍“掃蕩”,取得了百團大戰(zhàn)、黃崖洞保衛(wèi)戰(zhàn)等戰(zhàn)役的勝利,威震敵后。
1937年8月,左權隨朱德、彭德懷率部東渡黃河,挺進華北,開辟抗日根據(jù)地。隨后幾年,一直任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。
擔任過左權警衛(wèi)員的陳利財這樣回憶左權繁忙而緊張的戰(zhàn)斗生活,“他每天工作在16個小時以上……有時,我們走進他住房給他倒上一杯開水,他都沒有發(fā)覺。我們經(jīng)常見他由于熬夜而累得兩眼通紅。”
1939年春天起,為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,左權先后3次協(xié)助八路軍總部進行整軍。他還組織總部巡視團到冀南、冀魯豫等根據(jù)地,幫助部隊開辦短期集訓班,傳播和交流經(jīng)驗,培養(yǎng)干部。
左權“不但謀兵,而且謀糧”。1940年冬,八路軍首次召開了后勤工作會議,會上左權作了題為《論我軍的后勤建設》的報告。他親手在山西黎城縣創(chuàng)建了黃崖洞槍炮廠,這是太行山區(qū)最大的兵工廠,不但生產(chǎn)“太行造”步槍,還生產(chǎn)炮彈和擲彈筒。朱德說他是“大事不悸,小事不忽”。
繁忙的工作之外,左權堅持學習鉆研軍事教材、研究中日戰(zhàn)爭的特點和規(guī)律等。他將自己親身經(jīng)歷的每一場戰(zhàn)役寫出總結經(jīng)驗,撰寫了《論堅持華北抗戰(zhàn)》《埋伏戰(zhàn)術》《襲擊戰(zhàn)術》《戰(zhàn)術問題》《論軍事思想的原理》等40多篇文章,被作為部隊訓練的教材。左權為創(chuàng)建并鞏固華北抗日根據(jù)地,發(fā)展壯大人民抗日武裝,為八路軍的全面建設,建立了不朽的功勛。
942 年,抗日根據(jù)地進入了十分艱難的時期。
當年5月,日軍3萬精銳部隊從四面八方向太行山革命根據(jù)地發(fā)動了空前殘酷的“大掃蕩”。5月19日,八路軍主力部隊都已轉出外線,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卻還在敵人合并圈內。
在兵力極少的情況下,左權為掩護部隊突圍壯烈犧牲,死時,他年僅37歲。死前,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是“快臥倒”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,他心里想的念的依舊是他的戰(zhàn)士們。
后來,在左權掩護下突圍的總司令彭德懷在提及左權之犧牲時說:“他本來可以沖出去,可是,他卻沒有!因為當時的十字路正集合著無數(shù)的同志和馬匹,他不可能丟下部下,自己先沖出去。他是死于自己的職守,死于自己的崗位,死于對革命隊伍的無限忠誠?。 ?/span>
在左權犧牲時,他給妻子寫下的最后一封信還在被送往延安的路上,在那最后的一封信里,他寫到:“志蘭!親愛的:別時容易見時難,分離二十一個月了,何日相聚?念、念、念、念!”
在這最后一封信里,他還向妻子描述了一幅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美好畫面,他說:“在閑游與獨坐中,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、談著,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,一時在地下、一時爬在媽媽懷里,又由媽媽懷里轉到爸爸懷里來鬧個不休,真是快樂??上齻€人分在三處, 假如在一塊的話,真痛快極了?!?/span>
這樣的畫面,今天的我們早已視若稀松平常,可在當時,這對于向左權這樣的將士而言,卻是極其奢侈,甚至只敢在信里想一想的.
左權犧牲不久后的9月18日,為了紀念左權將軍,晉冀魯豫邊區(qū)政府作出決定,把“遼縣”,改為“左權” 縣。
左權犧牲整整7年后,左權的老母親才在入湘部隊去看望她時知道了真相:原來,自己日思夜想的小兒子,早已經(jīng)在7年前便為國捐軀了。
因為種種關系,沒有人和這位老人講述左權犧牲時的慘烈景象。更沒人告訴他,當時,部隊曾為了保護他的遺體,不得已在他犧牲后將他滿是彈傷的遺體藏進了灌木叢中,并蓋滿了青枝綠葉……
得知兒子犧牲后,左權母親請人代筆為兒子寫了一篇祭文,祭文里,她說:“ 吾兒抗日成仁,死得其所,不愧有志男兒。現(xiàn)已得著民主解放成功,犧牲一身,有何足惜, 吾兒有知,地下瞑目矣!”
僅僅半年后,這位滿心傷痛的老母親便溘然長逝了。死前,她一直像寶貝一樣珍藏著兒子給她的一封封家書。這些家書后來都被交給了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。